红沿河核电2号机组具备商运主要条件
5月13日,辽宁红沿河核电站2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试验,具备商业运营主要条件。至此,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总数达到20台,总装机容量达1807万千瓦。

目前,红沿河核电站有两台机组在运行、两台机组在建。其中,1号机组于2013年6月6日投入商业运行,当年实现上网电量58.57亿千瓦时。在建的3、4号机组工程建设进展顺利,3号机组已完成热态功能试验,4号机组处于设备安装高峰期。
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采用的CPR1000核电技术,是中国广核集团在大亚湾、岭澳核电站一期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主品牌的改进型压水堆技术,技术安全、成熟、可靠。而且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0%。
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峰表示,以1号机组卓越运营业绩为基础,红沿河公司将进一步科学组织2号机组安全生产,进一步加强管理,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,为辽宁及大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、可靠的清洁电力。
在当前环境日益恶化,雾霾天气和PM2.5日趋加重的背景下,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对于改善当地环境具有重大意义。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,红沿河核电站一 期4台机组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1000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2400万吨,减排二氧化硫23.2万吨,减排氮氧化物15.2万吨。其减排效应相当于造林 6.6万公顷,占大连森林面积的14%,或相当于大连地区PM2.5水平降低14.8%。
据悉,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,厂址位于大连市瓦房店红沿河镇,北距沈阳270公里,南距大连110公里。项目由中国广核集 团有限公司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、大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45%:45%:10%的股比共同组建的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、运营和管理。一 期工程4台机组全部建成后,年上网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,约为大连市去年用电量的1倍,或辽宁省去年发电量的1/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