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网站!
站内搜索:
您当前所在位置:新闻视点

扫红三年——不一样的感受

 
        2723:30282:40,我第三次和部分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参加了除夕“扫红”活动。
        一样的除夕之夜,一样的清理鞭炮残屑,一样的呛人气息、飞舞灰尘和不时炸响“残敌”,一样的自豪感和心灵满足;也一样的没能与亲人一道迎接新年钟声的敲响,一样的淡淡遗憾萦绕在心中。
        20128月,公司志愿者协会成立,我与德秀秘书长开始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。德秀给我印象最深的他对社会环保公益事业的执着。是专访德秀《寻到志趣相投的人》这篇文章,让我第一次与“扫红”这个词迎头相遇,也萌生了去扫红的念头。当年的除夕夜,因为没有提前预定车位,我的第一次扫红遗憾地推迟了一年。
时至今日,我已经连续三年参加扫红活动,收获了不一样的感受:从新鲜、思考到启示!
        2014年的除夕,我平生第一次没能同父母亲人一起守岁,在2335分,就搭乘高静云的车赶往“扫红”的集合地——昆明街。同老革命的淡定相比,我更多了些新鲜,用心去体会那篇文章所描述的场景。在健壮街的红旗小区,我看到了一片片的“红色方阵”,可矿区的刘伟说,这不算多,去年那阵势,仿佛道路上铺了一层红地毯。
        扫红说起来,可能让人觉得有些浪漫,可干起来就遭罪了。一扫帚下去,尘土四处飞扬,口罩难以抵御,鼻子被冲得痒痒的,喷嚏不断。残存的鞭炮冷不丁在你身前炸响,搞了你一个措手不及。在马路边扫红时,你还要注意不时驶过的车辆。额头上的汗水被北风吹过,还真有点“冰火两重天”的滋味。在扫红间隙,我和进行社会调查的一位中学生志愿者,就“过年放鞭炮是否有必要”进行了讨论,试图寻找一个既能营造欢乐的气氛,又能保护环境的鞭炮“替代物”。总之,这四个多小时过得挺充实。
        到了2015年的除夕,我来到西岗区站北街道凯旋广场,再次出现在扫红的队伍中。这次,我是带着更多的思考参加了活动。比如,活动的意义、目的、效果……
       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杨白新说:在阖家团圆的时刻,我们志愿者走出家门,为的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环境保护的关注、对人们健康的关注,从而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市民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,文明过节。
       二联合车间的刘洋两口子住在锦绣小区,他们是自驾车来到扫红现场。他们觉得,这个除夕过得有意义。
        孙继盛、高静云是扫红的“常客”,他们觉得,作为志愿者,参加除夕扫红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。
        合成厂李峰和妻子张武峻带着儿子李致存连续参加扫红活动。夫妻俩的想法是,让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懂得感恩,懂得要回馈社会。
        德秀这一年赶上当班,他的姐姐邹卫兵、邹秀琴也因故没能参加,而他们的孩子——邹嘉楠、王云超、翟晓雨参加了活动,他们说,自己是“替父出征”。爱护环境,保护自然的意识,已经在下一辈的心中生根。
负责这一路段的环卫工作负责人说:今年市民燃放爆竹的数量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,而去年的燃放量又比上一年少了三分之一,往年要到早晨67点钟才能完成清扫任务,今年预计今年34点钟就可以收工了。
可以说,越来越多的市民用他们的行动为志愿者点了“赞”!
        时间来到了2016年的除夕夜,我公司的志愿者,还有家人共12人在新开路参加了扫红活动。几十名志愿者兵分两路,分头扫红。这次的确异常轻松,开阔的道路上,只是零星散落着一些鞭炮的残屑,偶尔遇上一小片,那就是大活了。大伙一拥而上,瞬间解决。志愿者们有说有笑,更像是一次巡游。不到一个小时,我们尚意犹未尽,扫红就结束了。
        诚如杨白新会长所说:扫红,不在于我们扫了多少量的鞭炮残屑,而是在于7年的坚守,我们收获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!我们的城市更清洁、美丽了!
        不要小瞧几十个人的影响力,当广大市民行动起来的时候,“扫红”就会成为一个美好的“记忆”!
        宋清发稿
电子邮箱:dlepva@163.com    总共访问量:25385165   今日访问:607   昨日访问:1029
Copyright © 2009 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 All Rights Reserved   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: 辽ICP备09007174号
技术支持:中世创想